近幾天,吉林市持續雷雨天氣。雷電既是一種自然現象,又是一種自然災害,不僅會造成人員傷亡,還可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。每年的雷雨季節,我市都有人畜或房屋遭雷擊的事件發生。那么,雷雨天氣是如何形成的?市民應如何避免雷擊的發生?一旦出現雷擊現象又該如何應對呢?
說起打雷,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。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自然現象,是一門古老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科學。雷電促進了地球上的文明,但是它巨大的破壞力,也給人類帶來了不少慘重的災難。作為聯合國“國際減災十年”公布的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——雷電事故,近年來頻繁發生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。據統計,全球每年因雷擊造成的財產損失達數百億美元。
據了解,雷電是發生在大氣層中的聲、光、電并發的一種物理現象,通常是指帶電的云層對大地之間的放電現象。在放電過程中,閃電通道內的電弧高溫,可使周圍空氣極速膨脹和收縮,于是就有了我們聽到的雷聲。帶有電荷的雷云與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時,它們之間就會發生激烈的放電,這就是人們看到和聽到的電閃雷鳴。
然而,了解了雷電的產生并不代表我們就能徹底避免雷電帶給我們的災害。據市氣象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陳偉東介紹,我市每年都有市民遭遇雷電致傷致死事件發生,雷擊造成的財產損失也很大。
進入六月份,雷電、雷雨等惡劣天氣將會逐漸增多。市民在遇到雷雨天氣的時候,應當如何避免發生雷擊事故呢?陳偉東處長提醒大家,盡量不要在雷雨天氣出行,同時應避免在雷雨天使用手機、電腦等電氣設備。
另外,碰到打雷時,如果人在戶外,應盡快躲到有遮蔽的安全地方,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、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施。切記不能躲到大樹、高塔、廣告牌下面,不能把雨傘等帶金屬的物品扛在肩上,女士還應注意最好拿下頭上佩帶的金屬發夾等物件。
如果雷電發生時,人在房間內,就要關好門窗,盡量拔掉電器設備的電源線、電話線等進出室內的金屬線纜,不要使用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。另外,由于太陽能熱水器金屬構件較多,且安裝位置普遍高于樓頂避雷針及避雷帶的高度,建議在打雷時最好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,并拔掉電源插頭。
陳偉東還提醒,如果一旦出現了人體遭受雷擊的情況,同行的人千萬不要驚慌,而應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搶救。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,并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。另外,當發生雷擊事故時,應第一時間與市防雷部門取得聯系。
市氣象臺臺長任曉峰也提醒市民,近期,雷雨天氣相對較多,市民應彼此提醒,謹慎應對。
古人說“出門看天氣”,天氣變化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,尊重氣象專業分析,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。記者也在這里提醒大家,從事戶外活動前,一定要注意氣象預報。如果會有強風、雷電、暴雨等惡劣天氣,最好取消行程。
科學防雷,謹慎應對雷雨天氣
發布時間:2019/5/6 17:45:43 次瀏覽
上一篇: 甘孜教育部門重視和加強學校防雷安全工作